脈搏血氧儀濾光片技術與參數分析
在家庭醫(yī)療和臨床監(jiān)護中,脈搏血氧儀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設備。它以其無創(chuàng)、便捷的方式,為我們實時揭示著血液中的血氧飽和度(SpO?)這一關鍵生命體征。然而,許多人可能不知道,在這個小巧設備的核心,有一組“看不見的守護者”——濾光片,它們是實現(xiàn)精準測量的光學基石。
(圖源網絡,侵刪)
一、 脈搏血氧儀簡介與光學原理
脈搏血氧儀是一種通過光電手段無創(chuàng)監(jiān)測動脈血氧飽和度和脈搏率的醫(yī)療設備。它通常以指夾式、腕式或貼片式的形態(tài)出現(xiàn),其核心部件包括:光源(LED)、光電探測器、信號處理電路以及我們今天的主角——濾光片。測量原理是基于朗伯-比爾定律。簡單來說,當一束光穿過某種介質時,其被吸收的程度與介質的濃度和厚度成正比。
在人體組織中,血液對光的吸收能力會因血紅蛋白的含氧狀態(tài)而異:
氧合血紅蛋白:對660nm的紅光吸收較弱,對940nm的紅外光吸收較強。
還原血紅蛋白:對660nm的紅光吸收較強,對940nm的紅外光吸收較弱。
脈搏血氧儀正是利用了這種吸收特性的差異。設備會使用兩顆LED,分別發(fā)出~660nm的紅光和~940nm的紅外光,交替照射指尖(或其它測量部位)。光線穿過組織后,被另一側的光電探測器接收。
關鍵信號:脈搏與“交流/直流”分量
探測器接收到的光強信號包含兩個部分:
直流分量:代表被皮膚、肌肉、靜脈血和非搏動性動脈血等組織恒定吸收后的光強。這部分信號較強,但變化緩慢。
交流分量:代表由于心臟搏動導致的動脈血管周期性舒縮所引起的吸收變化。這部分信號很微弱,疊加在直流信號之上。
通過提取這兩種光(紅光和紅外光)的交流分量與直流分量的比值(AC/DC),我們可以消除組織厚度、膚色等靜態(tài)因素的干擾,最終通過經驗公式計算出動脈血氧飽和度。
(NBP660窄帶濾光片)
二、濾光片:精準測量的守護神
在上述原理中,一個核心前提是:探測器必須能清晰、準確地分辨出哪些是紅光信號,哪些是紅外光信號。然而,現(xiàn)實情況遠比理想模型復雜,這正是濾光片大顯身手的地方。
1. 為什么必須使用濾光片?
光源的非理想性:血氧儀使用的LED并非只發(fā)出單一波長的純光,其發(fā)光光譜具有一定的半高寬,即它發(fā)出的光是以目標波長(如660nm)為中心的一個波段。如果沒有濾光片,紅光LED發(fā)出的光會“污染”紅外光的測量通道,反之亦然。
探測器的“色盲”特性:光電探測器(如光電二極管)本質上是“色盲”的,它只能響應光子的總能量或總強度,但無法區(qū)分這些光子是來自660nm還是940nm。
環(huán)境光的強烈干擾:室內燈光、太陽光等環(huán)境光覆蓋了從紫外到紅外的廣闊光譜,其強度可能遠超血氧儀自身發(fā)出的微弱信號。若不加以濾除,探測器將完全被環(huán)境光“淹沒”,無法進行有效測量。
2. 濾光片在系統(tǒng)中的工作方式
為了解決上述問題,濾光片通常以兩種方式集成在系統(tǒng)中:
a) 在探測器端使用(主流且更有效的方法)
這是最經典和精密的方案。在光電探測器前方,會安裝一個微型濾光輪,輪上嵌有兩片關鍵的窄帶干涉濾光片:
660nm窄帶帶通濾光片
940nm窄帶帶通濾光片
(NBP940窄帶濾光片)
系統(tǒng)控制濾光輪高速旋轉,使得探測器在極短的時間間隔內,依次只接收:
透過660nm濾光片的光(包含透射的660nm信號 + 環(huán)境光中的660nm成分)
透過940nm濾光片的光(包含透射的940nm信號 + 環(huán)境光中的940nm成分)
(部分設計會包含一個不透光區(qū),用于測量純環(huán)境光本底)
通過這種時序分離技術,信號處理器可以:
精確分離出純凈的紅光信號和紅外光信號。
實時扣除環(huán)境光的干擾,從而計算出準確的AC/DC比值。
b) 在光源端使用
也可以在LED的發(fā)光表面直接貼裝或鍍上相應的窄帶濾光片,從源頭上“凈化”光源,使其發(fā)出的光波段更窄、更純凈,減少兩種光源之間的串擾。
三、 濾光片的核心參數規(guī)格分析
對于脈搏血氧儀而言,濾光片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以下是其關鍵的參數規(guī)格:
1. 中心波長:濾光片透光率最高的峰值波長,血氧儀的設計波長一般為660nm ± 2nm 和 940nm ± 5nm。任何偏差都會直接導致吸收系數計算的錯誤,從而影響SpO?讀數。940nm波段由于處于水的吸收峰附近,允許的公差通常稍寬。
2. 半高寬:透射譜峰值高度一半處所對應的波長寬度。它代表了濾光片的“顏色純度”,血氧儀半高寬要求在10nm ~ 15nm以內。一個窄的半高寬能有效隔離660nm和940nm兩個通道,防止信號串擾,并抑制環(huán)境光中非目標波段的影響。
3. 峰值透射率:在中心波長處的最大透光效率。這個值越高越好,通常要求>85%,高性能濾光片可達95%以上。高透射率意味著更多的信號光能到達探測器,從而提升信噪比,讓微弱的脈搏信號(交流分量)更容易被檢測到。
4. 截止范圍與截止深度:濾光片需要阻擋的光譜范圍(截止范圍)及其阻擋能力(截止深度,通常用光密度OD值表示)。在非通帶范圍內,特別是另一個LED的波段(例如,660nm濾光片需要強力截止800nm-1000nm的紅外光),需要有極深的截止度,通常要求OD > 4(即透射率 < 0.01%)。這是防止通道串擾的最關鍵保障。
5. 角度特性:入射光線角度變化對濾光片中心波長和透射率的影響。由于光路設計,光線可能非垂直入射。優(yōu)質濾光片應具有較小的中心波長漂移,確保在不同角度下性能穩(wěn)定。
6. 基材與鍍膜:通常采用光學玻璃或石英玻璃作為基材,通過干涉鍍膜技術制作。鍍膜的質量決定了濾光片的耐久性、穩(wěn)定性和光學性能。
脈搏血氧儀看似簡單的“一夾一測”背后,蘊藏著精妙的光學設計和材料科學。濾光片作為其中的關鍵分光元件,如同一位技藝高超的指揮家,將混雜的光信號梳理得井井有條,確保了紅光與紅外光兩個“聲部”的純凈與和諧。對其核心參數的深刻理解與嚴格把控,是設計和制造出高性能、高可靠性血氧儀產品的根本前提。在追求更高精度和更小體積的穿戴式醫(yī)療設備趨勢下,濾光片的性能優(yōu)化與集成創(chuàng)新將繼續(xù)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。